从播放量看,最受欢迎的是飞天之吻,播放量为3250万次;其次是轻轨视频,播放量为200万次;接下来,分别是洪崖洞(180万次)、李子坝( 170万次)。
此外,重庆的新地标、矗立在朝天门两江交汇处的“朝天扬帆”建筑群也获得了众多关注。
美食方面,重庆火锅播放量最高,总计超过15.37万次;此外,重庆小面、辣子鸡、椒麻鸡以及一些街头小吃,也深受外国友人欢迎。有创作者用意大利语介绍了近十款重庆美食,视频平均播放量为15万次,其中介绍街边美食店的苕皮豆干单条视频播放近60万次、点赞7.3万次。
城市形象的背后 文化出海将迎来新空间
重庆多山、交通立体的特点给网友留下深刻印象,以辣为特色的街头小吃引发网友强烈的好奇心。这些好奇心的背后,是后疫情时代的重庆文旅新机遇——不少网友留言评论“重庆太不可思议了”“想去重庆吃美食”“想去重庆坐缆车”等。
旅游是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。日前,国务院正式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《规划》指出,旅游在讲好中国故事、展示“美丽中国”形象、促进人文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城市形象是一种主观层面的认知,是城市本身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城市本身包括历史文化、市民风貌等,外部因素则通过个人经历、媒体报道等共同形成。
知名城市大多有特定的形象标签,如国际都会纽约、浪漫之首巴黎、购物天堂香港。而重庆的魔幻赛博朋克形象,也通过短视频平台在海外逐渐成型。
当前,TikTok在全球普及度和影响力提升,并深受互联网原住民“Z世代”的喜爱。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通过小屏幕走近重庆,无论是通过本土民众还是外国游客的视角,都能直观地看见、听见、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与市民风貌。

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、购,六大要素构建成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。短视频平台所具有的社交化、移动化、个性化特征,正使其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渠道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TikTok上,文旅产业链的每一环节都通过一个个短视频具象化体现在景点上。
不仅是重庆,全国范围看,北京烤鸭、广式早茶、成都火锅、上海生煎包、武汉热干面、兰州牛肉面……TikTok网友正在捕捉每一座城市的特色美食。TikTok上,仅街头小吃冰糖葫芦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就达7.8亿次,吸引美国、西班牙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等多国网友参与“冰糖葫芦”挑战。
相信不久之后,不仅是这十大城市,越来越多地域将通过短视频平台树立自己的“城市形象”,在互联网上“破圈出海”,扩张自己的文化影响力。